湘一师通〔2025〕5号
中共湖南第一师范委员会
关于印发《2025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读懂
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部门、各单位:
现将《2025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方案》的要求并参照历年开展此项主题教育活动的做法,结合本单位实际,注重特色,切实做好今年“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
中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委员会
2025年4月2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政办公室 2025年4月8日印发
2025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读懂中国”
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落实好教育部党组34号文件以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委教育工委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教育部关工委《关于开展2025年“读懂中国”活动的通知》(教关委函〔2025〕5号)和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印发2025年全省高校“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教工委通〔2025〕7号)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校继续组织开展“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现就活动的开展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
二、活动组织
组织单位:校关工委
参加单位:各二级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小学
三、活动形式
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校关工委协同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部门,发动各二级学院党团组织和关工委,围绕年度主题,组织青年学生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本校、本地“五老”进行广泛深入交流,挖掘、记录、整理,展现“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教育强国(强省)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实践的重托和建议,并通过征文、微视频、舞台剧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播。
四、活动要求
(一)校关工委要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协同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部门,建立活动协同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要将活动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工程”“‘大思政课’建设工程”的有效抓手,主动融入学校“五育并举”总格局和思政工作体系,配合学校、院系党团活动、德育工作等深入开展。要充分发挥各学院关工委作用,协同开展好相关活动,共同把活动做大做强。
(二)注重突出活动“以史为本言传身教”“老少结对双向互动”的特点,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关工委组织的主体作用。要在遴选访谈人物上下功夫,深入挖掘有故事的“五老”,重点聚焦本校、本学院“五老”和“杰出老校友”;要加强活动组织,通过典型引领、表扬激励等方式,不断扩大活动参与面,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活动、受到教育;要创新活动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的“结对访谈”,不断提升活动吸引力和实效性,使其真正成为思政“大课堂”,坚定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信念与决心。
(三)要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充分做好活动各阶段的宣传工作。要注重采取适合青年学生的媒体传播方式宣传,调动发挥学生在宣传与传播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五老”故事的展示与宣传,进一步增强活动感召力与影响力。
(四)作品内容要契合主题、积极向上、真实感人,文字要通顺流畅、表达清晰、可读性强,视频要生动鲜活、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征文、微视频涉及的被访谈人物仍健在,且要有面对面访谈环节,突出活动“以史为本言传身教”“老少结对双向互动”的特点(具体标准见附件2)。
(五)注重成果运用,提升育人实效。要通过组织现场访谈、举办优秀成果展、开辟线上线下专题专栏等方式,注重“采写一人,带动一片”,并结合本校、本学院相关重大节点宣传活动广泛应用和推广优秀作品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活动受益面、传播力、影响力,增强育人实效。
五、时间安排
(一)活动部署:2025年4月,开展宣传发动,并根据本《方案》要求部署活动开展工作。
(二)活动开展:2025年4月至6月,各学院、各二级关工委根据活动方案和工作部署开展活动,指导学生按附件1和附件2的要求制作活动作品,对作品组织初评,并在6月15日之前将推荐作品报送至指定部门。
(三)作品评审:6月17日至21日期间,校关工委、宣传部、校团委组织专家对各学院、各二级关工委报送的作品进行评审。
(四)推荐上报:校关工委在7月10日之前将推荐作品报送至教育厅关工委参加全省评选。
六、作品要求
(一)报送数量
1.征文作品:每个学院至少报送3篇,一、二附小各报送1篇。每篇征文作者不超过2人,指导教师不超过1人。
2.微视频作品:每个学院报送1部,一、二附小各报送1部,指导教师均不超过1人。
3.舞台剧:采取自愿形式报送。
(二)报送形式
1.微视频、舞台剧作品:采用U盘形式报送。
2.征文作品:纸质档与电子档同时报送,文件命名格式为:学院+班级+学号+姓名+题目。
3.“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附件3),纸质档与电子档同时报送。
4.“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附件4),纸质档与电子档同时报送。
5.活动总结(不超过1000字),纸质档与电子档同时报送。
(三)报送地点及联系人
(1)征文作品、作品信息表:报送至校团委百熙楼111室,联系人:张老师13272032333,邮箱hnystw@126.com。
(2)微视频、舞台剧情况统计表、活动总结:报送至校关工委教职工之家301室,联系人:龙老师15200923211,邮箱23885020@qq.com。
七、表彰奖励
征文作品共设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8个。获奖作品颁发证书及奖金。
微视频共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获奖作品颁发证书及奖金。
舞台剧奖励视报送情况设定。
凡参加活动学生均加德育分。征文作者和微视频作品主创人员一等奖加3分/人,二等奖加2分/人,三等奖加1分/人。
推荐作品如获评省级一等奖、部级一等奖,另行奖励。
附件:1.“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要求
2.“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
3.“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
4.“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中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委员会
2025年4月10日
附件1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一)紧扣主题
要紧扣“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深入挖掘、记录、展示、宣传“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
(二)主旨明确
要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突出“五老”人物事迹,注重发现“最伟大的小事、最平凡的奇迹、最日常的奋斗和最具体的全面”,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写成或拍摄成“五老”个人简历。
(三)内容真实
记录的“五老”个人经历须真实可查、有相关资料证明。其中,征文、微视频被访谈人物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
二、其他要求
(一)征文作品
1.文体要求:记叙文
2.语言要求:通顺流畅、表达清晰、可读性强
3.字数要求:不超过2000字(不含访谈人物简介)
(二)微视频作品
1.形态风格
节目形态:专题片、微纪录
视频格式:MP4(不得低于15M码流)
视频标准:1920×1080(无损高清格式)
节目风格:用艺术手法拍摄制作校园专题片、微纪录等,画面构图完整清晰、镜头有设计感、拍摄手法丰富,故事内容真实有效。
时间要求:5分钟
2.拍摄要求
应为受访者配戴无线话筒进行收音,切忌直接使用摄像机进行录音。
摄像机使用前应调整白平衡,若是室外拍摄,每1-2小时应进行一次白平衡调整。
拍摄过程中,保持机身水平,画面构图平衡稳定,推、拉、摇、移镜头要稳,速度匀速,跟上焦点;考虑不同景别的搭配,尽量避免画面中出现高光点,以免因画面反差较大,影响效果;
拍摄有特征的全景镜头,能清晰辨认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尽量多拍摄视频素材,拍摄时长要远远多于实际用时长。
拍摄结束时,应多录几秒再停机,为剪辑留出余地。
3.解说要求
用直白的语言文字叙述;有起承转合,设置高潮或合理安排突出主题;贴近观众的心理,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忌宣传片式解说词。
4.技术要求
画面要求:统一为全高清(1920×1080)16:9制式,上下不要有黑遮幅;注意保持清晰、干净;有字幕。
音频要求:节目声道分为1声道(解说、同期声),2声道(音乐、音效、动效);最高电频不能超过“-8dB(VU)”,最低电频不能低于“-12dB(VU)”。
字幕要求:采访、同期声均须加配中文字幕。用字准确无误,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字幕位置居中,字体字号为黑体60号,字边要加阴影;字幕应与画面有良好的同步性。
资料运用:片中一旦涉及到非本校拍摄、不属于拍摄团队创作的视频素材,一律要在画面右上角注明“资料”字样。“资料”字体字号为黑体65号,字边要加阴影。
附件2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
一、征文评审标准(总分100分)
紧扣主题、立意明确 (30分) | 记录、展示“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若偏题酌情扣分。 |
内容详实、表述得当 (20分) | 突出“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写成“五老”个人简历。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语言优美、文笔流畅 (20分) |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情感真实、表达细腻 (20分) |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文体合规、用字规范 (10分) | 文体为记叙文,字数不超过2000字。文体有误或字数超过2400字即此项为0分,字数在2001-2400字之间或出现不规范用字的酌情扣分。 |
二、微视频评审标准(总分100分)
主题表达 (30分) | 记录、展示“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突出“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拍摄成“五老”个人简历。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结构设置 (20分) | 结构明确、逻辑清晰,悬念设置巧妙且自然,能够突出主题、吸引观众。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细节和节奏 (20分) | 把握好叙事节奏和剪辑节奏的和谐统一,达到疏密相间、张弛有度、跌宕起伏。细节运用真实生动,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画面构图、特效、字幕、片头片尾、转场等包装处理得当。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电视语言表达(20分) | 画面语言生动且富有特色,能够吸引观众眼球、表达出拍摄主体的内在情绪、心理及表现行为等;解说词为画面服务,且起到补充和升华主题的作用;现场采访出现时间合适、突出故事细节、思想表达传递,且有对主题阐释等作用,能够很好地渲染影片;字幕语言能够调动观众兴趣,令人印象深刻。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电视语言单一,无法讲清事件,无法使观众明白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酌情扣分。 |
剪辑和时长 (10分) | 提前设计好影片结构;镜头衔接自然流畅,起承转合符合整体结构设计和剪辑节奏,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思想表达独树一格。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如出现跳帧、黑屏等重大技术失误,或时长超过6分钟、不足4分钟的,该项即为0分。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三、舞台剧评审标准(总分100分)
主题表达 (30分) | 记录、展示“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主题鲜明,贴近生活,有深度,引起观众共鸣。若偏题酌情扣分。 |
内容设置 (20分) | 基于人物事迹,从小点切入,以小见大;剧情编排合理,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明显;幕与幕之间转换适当。根据剧情设计酌情赋分。 |
舞台表演 (20分) | 突出艺术设计与表现力,主题表现清晰,人物性格表现充分,动作得体到位,情感细腻有共鸣,团体合作默契。根据表演酌情赋分。 |
舞台呈现 (20分) | 服装符合人物身份特点、合体大方,饰物搭配得当,辅助表现人物性格、剧情效果等;场景布置及道具安排准确反映剧目表达内容及环境。根据视觉效果酌情赋分。 |
视频录制 (10分) | 通过切换台进行多机位录制,有不同景别的搭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配戴无线话筒对演员进行收音,且声音清晰;背景音乐符合剧情及气氛需要。根据视频呈现酌情赋分。 |
附件3
“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
填报单位:(公章)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学院(部门)名称 | 作品类别 | 作品名称 | 受访“五老” 姓名 | 受访“五老”出生年月 | 作者 | 指导教师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作品类别为征文、微视频,作者、指导教师请按顺序依次填写具体人员姓名。
2.“五老”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如2025年访谈后去世,请在备注中标明。
附件4
“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公章)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学院(部门)名称 | 班级数量 | 开展班级 数量 | 被采访“五老”人数 | 主创团队 学生人数 | 受益学生 人数 | 征文 收集数 | 微视频收 集数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主创团队学生指实际参与作品创作的学生,受益学生指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和影响的学生。

湘一师通〔2025〕5号
中共湖南第一师范委员会
关于印发《2025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读懂
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部门、各单位:
现将《2025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方案》的要求并参照历年开展此项主题教育活动的做法,结合本单位实际,注重特色,切实做好今年“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
中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委员会
2025年4月2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政办公室 2025年4月8日印发
2025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读懂中国”
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落实好教育部党组34号文件以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委教育工委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教育部关工委《关于开展2025年“读懂中国”活动的通知》(教关委函〔2025〕5号)和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印发2025年全省高校“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教工委通〔2025〕7号)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校继续组织开展“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现就活动的开展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
二、活动组织
组织单位:校关工委
参加单位:各二级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小学
三、活动形式
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校关工委协同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部门,发动各二级学院党团组织和关工委,围绕年度主题,组织青年学生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本校、本地“五老”进行广泛深入交流,挖掘、记录、整理,展现“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教育强国(强省)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实践的重托和建议,并通过征文、微视频、舞台剧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播。
四、活动要求
(一)校关工委要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协同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部门,建立活动协同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要将活动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工程”“‘大思政课’建设工程”的有效抓手,主动融入学校“五育并举”总格局和思政工作体系,配合学校、院系党团活动、德育工作等深入开展。要充分发挥各学院关工委作用,协同开展好相关活动,共同把活动做大做强。
(二)注重突出活动“以史为本言传身教”“老少结对双向互动”的特点,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关工委组织的主体作用。要在遴选访谈人物上下功夫,深入挖掘有故事的“五老”,重点聚焦本校、本学院“五老”和“杰出老校友”;要加强活动组织,通过典型引领、表扬激励等方式,不断扩大活动参与面,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活动、受到教育;要创新活动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的“结对访谈”,不断提升活动吸引力和实效性,使其真正成为思政“大课堂”,坚定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信念与决心。
(三)要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充分做好活动各阶段的宣传工作。要注重采取适合青年学生的媒体传播方式宣传,调动发挥学生在宣传与传播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五老”故事的展示与宣传,进一步增强活动感召力与影响力。
(四)作品内容要契合主题、积极向上、真实感人,文字要通顺流畅、表达清晰、可读性强,视频要生动鲜活、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征文、微视频涉及的被访谈人物仍健在,且要有面对面访谈环节,突出活动“以史为本言传身教”“老少结对双向互动”的特点(具体标准见附件2)。
(五)注重成果运用,提升育人实效。要通过组织现场访谈、举办优秀成果展、开辟线上线下专题专栏等方式,注重“采写一人,带动一片”,并结合本校、本学院相关重大节点宣传活动广泛应用和推广优秀作品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活动受益面、传播力、影响力,增强育人实效。
五、时间安排
(一)活动部署:2025年4月,开展宣传发动,并根据本《方案》要求部署活动开展工作。
(二)活动开展:2025年4月至6月,各学院、各二级关工委根据活动方案和工作部署开展活动,指导学生按附件1和附件2的要求制作活动作品,对作品组织初评,并在6月15日之前将推荐作品报送至指定部门。
(三)作品评审:6月17日至21日期间,校关工委、宣传部、校团委组织专家对各学院、各二级关工委报送的作品进行评审。
(四)推荐上报:校关工委在7月10日之前将推荐作品报送至教育厅关工委参加全省评选。
六、作品要求
(一)报送数量
1.征文作品:每个学院至少报送3篇,一、二附小各报送1篇。每篇征文作者不超过2人,指导教师不超过1人。
2.微视频作品:每个学院报送1部,一、二附小各报送1部,指导教师均不超过1人。
3.舞台剧:采取自愿形式报送。
(二)报送形式
1.微视频、舞台剧作品:采用U盘形式报送。
2.征文作品:纸质档与电子档同时报送,文件命名格式为:学院+班级+学号+姓名+题目。
3.“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附件3),纸质档与电子档同时报送。
4.“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附件4),纸质档与电子档同时报送。
5.活动总结(不超过1000字),纸质档与电子档同时报送。
(三)报送地点及联系人
(1)征文作品、作品信息表:报送至校团委百熙楼111室,联系人:张老师13272032333,邮箱hnystw@126.com。
(2)微视频、舞台剧情况统计表、活动总结:报送至校关工委教职工之家301室,联系人:龙老师15200923211,邮箱23885020@qq.com。
七、表彰奖励
征文作品共设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8个。获奖作品颁发证书及奖金。
微视频共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获奖作品颁发证书及奖金。
舞台剧奖励视报送情况设定。
凡参加活动学生均加德育分。征文作者和微视频作品主创人员一等奖加3分/人,二等奖加2分/人,三等奖加1分/人。
推荐作品如获评省级一等奖、部级一等奖,另行奖励。
附件:1.“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要求
2.“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
3.“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
4.“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中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委员会
2025年4月10日
附件1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一)紧扣主题
要紧扣“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深入挖掘、记录、展示、宣传“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
(二)主旨明确
要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突出“五老”人物事迹,注重发现“最伟大的小事、最平凡的奇迹、最日常的奋斗和最具体的全面”,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写成或拍摄成“五老”个人简历。
(三)内容真实
记录的“五老”个人经历须真实可查、有相关资料证明。其中,征文、微视频被访谈人物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
二、其他要求
(一)征文作品
1.文体要求:记叙文
2.语言要求:通顺流畅、表达清晰、可读性强
3.字数要求:不超过2000字(不含访谈人物简介)
(二)微视频作品
1.形态风格
节目形态:专题片、微纪录
视频格式:MP4(不得低于15M码流)
视频标准:1920×1080(无损高清格式)
节目风格:用艺术手法拍摄制作校园专题片、微纪录等,画面构图完整清晰、镜头有设计感、拍摄手法丰富,故事内容真实有效。
时间要求:5分钟
2.拍摄要求
应为受访者配戴无线话筒进行收音,切忌直接使用摄像机进行录音。
摄像机使用前应调整白平衡,若是室外拍摄,每1-2小时应进行一次白平衡调整。
拍摄过程中,保持机身水平,画面构图平衡稳定,推、拉、摇、移镜头要稳,速度匀速,跟上焦点;考虑不同景别的搭配,尽量避免画面中出现高光点,以免因画面反差较大,影响效果;
拍摄有特征的全景镜头,能清晰辨认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尽量多拍摄视频素材,拍摄时长要远远多于实际用时长。
拍摄结束时,应多录几秒再停机,为剪辑留出余地。
3.解说要求
用直白的语言文字叙述;有起承转合,设置高潮或合理安排突出主题;贴近观众的心理,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忌宣传片式解说词。
4.技术要求
画面要求:统一为全高清(1920×1080)16:9制式,上下不要有黑遮幅;注意保持清晰、干净;有字幕。
音频要求:节目声道分为1声道(解说、同期声),2声道(音乐、音效、动效);最高电频不能超过“-8dB(VU)”,最低电频不能低于“-12dB(VU)”。
字幕要求:采访、同期声均须加配中文字幕。用字准确无误,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字幕位置居中,字体字号为黑体60号,字边要加阴影;字幕应与画面有良好的同步性。
资料运用:片中一旦涉及到非本校拍摄、不属于拍摄团队创作的视频素材,一律要在画面右上角注明“资料”字样。“资料”字体字号为黑体65号,字边要加阴影。
附件2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
一、征文评审标准(总分100分)
紧扣主题、立意明确 (30分) | 记录、展示“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若偏题酌情扣分。 |
内容详实、表述得当 (20分) | 突出“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写成“五老”个人简历。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语言优美、文笔流畅 (20分) |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情感真实、表达细腻 (20分) |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文体合规、用字规范 (10分) | 文体为记叙文,字数不超过2000字。文体有误或字数超过2400字即此项为0分,字数在2001-2400字之间或出现不规范用字的酌情扣分。 |
二、微视频评审标准(总分100分)
主题表达 (30分) | 记录、展示“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突出“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拍摄成“五老”个人简历。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结构设置 (20分) | 结构明确、逻辑清晰,悬念设置巧妙且自然,能够突出主题、吸引观众。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细节和节奏 (20分) | 把握好叙事节奏和剪辑节奏的和谐统一,达到疏密相间、张弛有度、跌宕起伏。细节运用真实生动,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画面构图、特效、字幕、片头片尾、转场等包装处理得当。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电视语言表达(20分) | 画面语言生动且富有特色,能够吸引观众眼球、表达出拍摄主体的内在情绪、心理及表现行为等;解说词为画面服务,且起到补充和升华主题的作用;现场采访出现时间合适、突出故事细节、思想表达传递,且有对主题阐释等作用,能够很好地渲染影片;字幕语言能够调动观众兴趣,令人印象深刻。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电视语言单一,无法讲清事件,无法使观众明白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酌情扣分。 |
剪辑和时长 (10分) | 提前设计好影片结构;镜头衔接自然流畅,起承转合符合整体结构设计和剪辑节奏,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思想表达独树一格。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如出现跳帧、黑屏等重大技术失误,或时长超过6分钟、不足4分钟的,该项即为0分。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三、舞台剧评审标准(总分100分)
主题表达 (30分) | 记录、展示“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主题鲜明,贴近生活,有深度,引起观众共鸣。若偏题酌情扣分。 |
内容设置 (20分) | 基于人物事迹,从小点切入,以小见大;剧情编排合理,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明显;幕与幕之间转换适当。根据剧情设计酌情赋分。 |
舞台表演 (20分) | 突出艺术设计与表现力,主题表现清晰,人物性格表现充分,动作得体到位,情感细腻有共鸣,团体合作默契。根据表演酌情赋分。 |
舞台呈现 (20分) | 服装符合人物身份特点、合体大方,饰物搭配得当,辅助表现人物性格、剧情效果等;场景布置及道具安排准确反映剧目表达内容及环境。根据视觉效果酌情赋分。 |
视频录制 (10分) | 通过切换台进行多机位录制,有不同景别的搭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配戴无线话筒对演员进行收音,且声音清晰;背景音乐符合剧情及气氛需要。根据视频呈现酌情赋分。 |
附件3
“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
填报单位:(公章)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学院(部门)名称 | 作品类别 | 作品名称 | 受访“五老” 姓名 | 受访“五老”出生年月 | 作者 | 指导教师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作品类别为征文、微视频,作者、指导教师请按顺序依次填写具体人员姓名。
2.“五老”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如2025年访谈后去世,请在备注中标明。
附件4
“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公章)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学院(部门)名称 | 班级数量 | 开展班级 数量 | 被采访“五老”人数 | 主创团队 学生人数 | 受益学生 人数 | 征文 收集数 | 微视频收 集数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主创团队学生指实际参与作品创作的学生,受益学生指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和影响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