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林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04 点击数: 来源: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前一阵子,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问苍茫》热播,引发持续热议与共鸣。

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者、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者、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原常务副校长孙海林是这部剧的“铁杆粉丝”。81岁的他眼睛已看不太清了,每天会拄着拐杖挪个靠背椅,慢慢坐在电视机前,贴着屏幕“模糊看”“侧耳听”,一集一集追完了整部剧。

63年前,孙海林怀揣着向往之心,如愿进入毛泽东母校湖南一师学习;40年前,他开始专注于毛泽东教育思想、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躬身耕耘三十余载;如今,进入耄耋之年的他继续发挥余热,传递红色薪火。

心怀向往,自小立志做“红色接班人”

冬日清冷,暖阳驱散了几分寒意。

走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园里,不时能遇上毛泽东在这里求学、执教时留下的印记和故事。不论是八班教室里那张求学的座席,还是石榴树旁的冷水浴古井,甚至是阅报室里的一张张报纸,说起这些老物件,孙海林如数家珍,说到兴奋处,他的眼睛又亮了一些。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在乡下念初中的时候,孙海林就经常听到老师讲青年毛泽东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自此,一粒到湖南一师求学的种子,悄悄发了芽。1960年初中毕业,经全省统考,他以优异成绩保送进了这所心仪已久的学校。

在学校里,孙海林如饥似渴地学习,常常用毛泽东的故事激励自己。在一师求学时,毛泽东重视锻炼身体、磨练意志。他用冷水淋浴,不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平日里,还经常游泳、登山、露宿。孙海林因小时多病,营养不良,入学时体重只有60多斤,第一学期就因体质较差病过三次。为了增强体质,他不仅给自己“开小灶”,早操前、晚自习后,摸黑进行锻炼,还加入了学校的射击队、武术队。

三年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带头报名进入军事技术院校学习,成为一名军人。“在浓郁的红色氛围熏陶下,立志要做红色接班人。”孙海林说。

潜心治学,躬耕研究的“红色教育家”

在孙海林的卧室里,有一方书墙,四层的架子上整齐摆满了书籍。仔细一瞧,它们基本上都有一个关键词:毛泽东。

这些书,有一部分是孙海林购来精读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他主编的专著。出版于1983年的《湖南第一师范校史》书页泛黄,这是孙海林参与编写的第一本著作。自此,他的一生便与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紧紧相连。

1979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组织力量重新编写校史。学校5个老师花了两年半时间,完成了50多万字的文稿,可送到出版社,却被拒了,对方认为部分内容有异议,达不到出版标准。

按照原计划,这本书在两个月后要出版。任务重、时间紧,怎么办呢?学校领导找到了孙海林,想让他来试试。当时,孙海林从部队转业到母校工作不久。年轻的他没有犯怵,也没有随口应承下来。他花了两天时间将原稿细细看了一遍,又奔赴上海,跟出版社沟通了想法和思路,心里有了底。

为了不影响工作,孙海林一整个暑假全都扑在了文稿上:白天,一个人跑到学校,找个凉快点的办公室,穿短裤打赤膊改;晚上,回到家里,把灯拿到阳台上,就着昏暗的灯光继续改。就这样,孙海林精心雕琢,反复推敲,将原稿砍掉了30多万字。最终,这本书顺利出版了,在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维汉为它作序,称它是一部教育史,也是一部革命史。

“要干就要干好。”这是孙海林对自己的要求。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考证,每一个字都要多次核实校对,容不得半点含糊。为了写好两本专著,他学习研究了毛泽东文稿近3000万字;书稿送出版社前,自己要先校对三四遍。

几十年如一日,孙海林深深沉浸在红色理论的海洋里。在湖南一师工作的38年时间里,他主编的专著、教材,发表的论文等达到3000多万字,获得省级奖以上的论文、专著有100多篇(册)。

坚守初心,执着前行的“红色基因传播者”

“他就是革命事业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就是没有自己。”爱人刘丽英这样“吐槽”孙海林。

由于胸梗、脑梗,孙海林多次住院,别人劝他歇一歇,但要他停下来,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一听说学校有事,他马上就从医院走了,让女儿把药直接送到办公室去。

2002年,孙海林退休了。但他退而不休,仍旧身兼多职,也未停止学术研究。2007年,孙海林担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在他的主持下,编著出版了《毛泽东早期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研究》《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研究》等多部专著。此外,他以“毛泽东早年治学之路及其启示”“毛泽东‘三农’思想概论”“论徐特立《小学各科教授法》”等为题,在专业期刊发表长篇论文,饱含着一名研究者对理论的探讨、对行业的思考。

学生,是孙海林“红色事业”的一部分。

有一次,一群学生到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找孙海林,说他们想成立一个毛泽东协会。孙海林非常高兴,建议取名“学习青年毛泽东协会”,并为他们认真修改了协会章程,发动研究所的同志捐款支持。协会里学生都爱跟孙海林交流,经常三五成群到研究所去,孙海林也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子女一样,热忱接待。受邀为学生们作辅导报告,两次孙海林都欣然前往。台上,70岁的老人讲得振奋人心;台下,学生们也对校史有了更深地感受。

如今,孙海林的身体每况愈下,精气神也远不如从前,但他仍试图尽自己所能传播红色文化。前一阵子,他将自己六十多年的私藏全部整理了出来,有从年轻时开始收集的几百枚毛泽东像章,有难得一见的毛泽东研究史料,还有自己的各种著作手稿。这些物品,将在长沙一个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专门设馆陈列展出,让更多人参观学习。孙海林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革命前辈留下的红色基因永不褪色,会一代代传下去。”

就像战士一样坚守阵地,孙海林为他的理想与追求奋斗了63年。从青丝到白发的坚守与耕耘,写满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忠诚和信仰。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丁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