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印发《2023 年“读懂中国” 主题教育
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学校各有关单位:
现将《2023 年“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相关单位积极响应,认真组织配合,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把该活动抓好抓实。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23 年 3 月 21 日
附件:2023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023 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读懂中国”
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党组34号文件以及省委办、省政府办和省委教育工委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教育部关工委《关于开展 2023年“读懂中国”活动的通知(教关委函〔2023〕2号)的有关规定和统一安排,经报省委教育工委同意,省教育厅关工委决定在全省高校继续组织开展“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我校根据上级通知精神,积极组织发挥“五老”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优势,向广大青年学生讲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教育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新征程上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现就活动的开展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老少共话二十大,踔厉奋发新征程
二、活动组织
组织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
参加单位:各二级学院、一、二附小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协办单位:学校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
三、活动形式
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校关工委协同宣传、学工、团委等部门,发动各二级学院党组织和关工委,围绕年度主题,组织青年学
生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本校、本地“五老”进行广泛深入交流,挖掘、记录、整理、展现“五老”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托和建议,记录参与学生的感想和体会,通过征文、微视频、舞台剧等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播。
四、 时间安排
1.部署阶段(2022年 3月)。开展宣传发动,部署活动开展工作。
2.活动开展及初评、展示阶段(2023年 4月至 6月14日)。
各院根据工作部署,开展活动,组织本院作品初评,并在 6月16日之前将作品(微视频采用 U 盘形式报送,征文报纸质档一式两份及电子文档)和“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见附件 3)、“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见附件 4)、活动总结(1000 字左右)一并分别以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公章)形式报送校关工委。
3.校级作品评审推荐阶段(6月20日)。由校关工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按照省教育厅关工委分配的名额进行推荐。
五、各单位报送作品数量分配
征文:各学院、一、二附小1-3篇。
微视频:1个以内。
六、奖励
论文作品:一等奖3篇,奖金每篇300元;二等奖8篇,奖金每篇200元;三等奖30篇,奖金每篇100元。
微视频:一等奖1个,奖金5000元;二等奖2个,奖金每个3000元;三等奖3个,奖金每个1000元。
七、有关要求
1. 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校关工委协同宣传、学工、团委等部门,建立活动协同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要把“读懂中国”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力举措,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抓手,主动融入“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大思政课建设工程”,纳入学校思政工作体系,加大委员单位协同力度,积极探索将“结对访谈”转化为思政“大课堂”的有效路径,不断提高活动吸引力。
2. 坚持将活动重心落实到个学院,扩大活动参与面,进一步强化二级学院关工委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选好访谈人物,深入挖掘有故事的“五老”,重点聚焦本校“五老”和“杰出老校友”,也可访谈本地有影响的“五老”;要做好宣传发动,组织更多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访谈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要创新方式,活动的组织发动及宣传等要坚持从青年学生特点和需求出发,不断提升活动吸引力,坚定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信念与决心。
3.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充分做好活动各阶段的宣传工作。要注重采取适合青年学生的媒体传播方式宣传,调动发挥学生在宣传与传播过程中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五老”故事的宣传,增强活动感召力与影响力。
4. 注重成果运用,提升育人实效。各院关工委要注重“拍摄一 人,带动一片”,可采用组织学生现场观看访谈,结合相关庆祝活动、重大节点宣传活动广泛应用和推广优秀作品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活动受益面。要深挖优秀作品人物故事和思政元素,着力将其打造为优质融媒体思政教育产品,开辟专题专栏,精准投放到学生身边的网络平台。要积极拓展优秀作品在“四史”教育、思政教育、“课程思政”中的使用途径,结合实际需要深挖优秀作品的育人价值,多维叙发学生共情共鸣,进一步增强活动传播力、影响力和育人实效。
材料报送地址:润寰楼(北)104校关工委办公室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田明德:13308403894;龙佳妮:15200923211
邮箱:23885020@qq.com
附件:1.“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要求
2.“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
3.“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
4.“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附件 1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一)紧扣主题
要紧扣“老少共话二十大,踔厉奋发新征程”,深入挖掘、记 录、展示、宣传“五老”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对青年学生奋进新征程的重托和建议。
(二)主旨明确
要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突出“五老”人物事迹,注重发现“最 伟大的小事、最平凡的奇迹、最日常的奋斗和最具体的全面”,强 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切忌写成或拍摄成“五老”个人简历。
(三)内容真实
记录的“五老”个人经历须真实可查、有相关资料证明。其中, 征文、微视频被访谈人物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
二、其他要求
(一)征文作品
1.文体要求:记叙文
2.语言要求:通顺流畅、表达清晰、可读性强
3.字数要求:不超过 2000 字
(二)微视频作品
1.形态风格 节目形态:专题片、微纪录
视频格式:MP4(不得低于 15M 码流)
视频标准:1920×1080(无损高清格式)节目风格:用艺术
法拍摄制作校园专题片、微纪录等,画面构图完整清晰、镜头有设计感、拍摄手法丰富,故事内容真实有效。
时间要求:不超过 5 分钟
2. 拍摄要求
应为受访者配戴无线话筒进行收音,切忌直接使用摄像机进行录音。
摄像机使用前应调整白平衡,若是室外拍摄,每 1-2 小时应进 行一次白平衡调整。
拍摄过程中,保持机身水平,画面构图平衡稳定,推、拉、 摇、移镜头要稳,速度匀速,跟上焦点;考虑不同景别的搭配, 尽量避免画面中出现高光点,以免因画面反差较大,影响效果;拍摄有特征的全景镜头,能清晰辨认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尽量多拍摄,拍摄时长要远远多于实际用时长。
拍摄结束时,应多录几秒再停机,为剪辑留出余地。
3.解说要求
用直白的语言文字叙述;有起承转合,设置高潮或合理安排 突出主题;贴近观众的心理,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忌宣传片式解说词。
4.技术要求
画面要求:统一为全高清(1920×1080)16:9 制式,上下不要 有黑遮幅;注意保持清晰、干净;有字幕。
音频要求:节目声道分为 1 声道(解说、同期声),2 声道(音 乐、音效、动效);最高电频不能超过“-8dB(VU)”,最低电频不能低于“-12dB(VU)”。
字幕要求:对白、旁白和解说等均须加配中文字幕。用字准 确无误,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字幕位置居中,字体 字号为黑体 60 号,字边要加阴影;字幕应与画面有良好的同步性。
资料运用:片中一旦涉及到非本校拍摄、不属于拍摄团队创作的视频素材,一律要在画面右上角注明“资料”字样。“资料”字体字号为黑体 65 号,字边要加阴影。
附件 2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
一、征文评审标准(总分 100 分)
紧扣主题、立意明确(30 分) | 记录、展示“五老”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对青年学生奋进新征程的重托和建议。若偏题 酌情扣分。
|
内容详实、表述得当(20 分) | 突出“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切忌写成“五老”个人简历。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语言优美、文笔流畅(20 分) |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情感真实、表达细腻(20 分) |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文体合规、用字规范(10 分) | 文体为记叙文,字数不超过 2000 字。文体有误或字数超过2400 字即此项为 0 分,字数在 2001-2400 字之间或出 现不规范用字的酌情扣分。 |
二、微视频评审标准(总分 100 分)
主题表达(30 分) | 记录、展示“五老”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对青年学生奋进新征程的重托和建议。突出“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切忌拍摄成“五老”个人简历。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结构设置(20 分) | 结构明确、逻辑清晰,悬念设置精彩且自然,能够突出主题、 吸引观众。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细节和节奏(20 分) | 调和统一,不突兀;节奏严密且活泼,变化精巧且错落有致;细节运用真实生动,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画面构图、特效、字幕、片头片尾、暗转等包装处理得当。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电视语言表达(20 分)
| 画面语言生动且富有特色,能够吸引观众眼球、表达出拍摄主体的内在情绪、心理及表现行为等;解说语言为画面服务务,且起到补充和画龙点睛作用;现场语言如采访等,出现时间合适且有对主题阐释等作用,能够很好地渲染影片;字幕语言能够调动观众兴趣,令人印象深刻。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电视语言单一,无法讲清事件,无法使观众明白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酌情扣分。 |
剪接和时长(10 分) | 根据影片结构划分篇章结构;镜头衔接自然流畅,转换符合整体节奏,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思维逻辑独树一格。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如出现跳帧、黑屏等重大技术失误,或时长超过 6 分钟,该项即为 0 分;时长在 5—6 分钟的酌情扣分。 |
附件 3
“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
填报单位: 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学院(部门)名称 | 作品类别 | 作品名称 | 受访“五老”姓名 | 受访“五老” 出生年月 | 作 者 | 指导教师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作品类别为征文、微视频、舞台剧,作者、指导教师请按顺序依次填写具体人员姓名。
2.“五老”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如 2023 年访谈后去世,请在备注中标明。
附件 4
“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 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学院(部门)名称 | 班级 数量 | 开展班级 数 量 | 被采访 “五老”人数 | 主创团队 学生人数 | 受益学生 人数 | 征 文 收集数 | 微视频 收集数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主创团队学生指实际参与作品创作的学生,受益学生指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和影响的学生。